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我遭遇了一起刑事案件,犯罪行为也给我造成了财产损失,我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不清楚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想问下,这个诉讼时效是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过了时效会有什么后果呢?
展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的有效时间范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虽然当事人仍可以起诉,但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一般遵循上述诉讼时效的规定。不过,由于它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所以情况会相对复杂一些。当刑事案件立案后,被害人等就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说,在刑事诉讼进行期间,附带民事诉讼随时可以提出。 如果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提出赔偿要求,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并全部履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如果是在一审期间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二审期间提起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在刑事判决、裁定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这样规定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