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于犯罪人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有哪些规定?
我家里有人犯了点事,现在案子在处理中。我想了解下在刑法里,犯罪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罚呢?这些规定对我家人的量刑很重要,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展开


在刑法领域,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是对犯罪人量刑时重要的考量因素,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对犯罪分子适用相对较轻的刑种或者处以较短的刑期。比如,某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轻处罚可能就会判处接近三年的刑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减轻处罚则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例如,某罪法定最低刑是五年有期徒刑,减轻处罚就可能判处低于五年的刑期。《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免除处罚是指对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罚处罚。比如,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此外,一些特殊群体和特定情形也可能导致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总之,刑法中关于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的规定,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旨在根据犯罪人的不同情况和情节,作出公正合理的量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