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我参与了一个项目投标,感觉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有偏向某一投标人的迹象。我怀疑他们存在串通投标的情况,但不太清楚判别标准是什么,想了解一下依据哪些方面可以确定他们是否串通投标。
展开 view-more
  • #串通投标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判别标准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给出了相关的定义和标准。串通投标是一种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招标人和投标人通过不正当手段,互相勾结,以达到让特定投标人中标的目的。 从行为表现来看,有几种情况可以判定为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比如,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这就好比一场比赛,在比赛开始前,有人把对手的策略提前告诉了自己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项,这种行为就属于典型的串通投标。 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也属于串通投标。标底是招标项目的预期价格,评标委员会成员则负责评选出合适的中标人。这些信息都是招投标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果被泄露给特定投标人,那么该投标人就有了很大的优势,其他投标人则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 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同样是串通投标行为。招标人应该是公平公正的组织者,而不应该干预投标人的正常报价。如果招标人这样做了,就是在帮助特定投标人获得中标机会。 还有,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的情况。投标文件是投标人参与投标的重要依据,应该由投标人自主完成。如果招标人授意修改,就破坏了投标的自主性和公正性。 另外,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以及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也都在法律判定的串通投标范围内。 总之,这些判别标准都是为了维护招投标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一旦发现有串通投标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无论是招标人还是投标人,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