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流动的还是非流动的?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报表时,遇到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分类问题。不太清楚它到底应该归为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这对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影响很大,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是如何界定的。
展开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 从会计和法律规定的角度来看,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流动还是非流动,需要依据其相关的资产或负债的性质。我国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规并没有直接明确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就一定是流动资产或者非流动资产。 一般而言,如果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流动资产相关,那么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通常分类为流动资产。例如,企业因存货跌价准备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由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就可以认为是与流动资产相关,在财务报表上也会倾向于归类为流动资产。 反之,如果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非流动资产相关,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导致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于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会被分类为非流动资产。 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要求,根据其流动性进行恰当分类和列示。这样做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总之,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流动还是非流动,关键在于其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关联的资产或负债的性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