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跟汇算清缴是否有关系?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汇算清缴是有关系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汇算清缴。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多交了税,未来可以少交税,这多交的部分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而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在汇算清缴时,企业需要对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当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会计上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这些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汇算清缴时,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例如,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上会减少利润,但税法上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才允许扣除。所以在汇算清缴时,要将这部分减值准备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同时,会计上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递延所得税资产也会相应减少,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这就要求企业在汇算清缴时,要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产生正是基于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汇算清缴紧密相关,企业在汇算清缴过程中需要准确处理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税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