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拆迁合同法范本是怎样的?

我家这边要拆迁了,需要和拆迁方签订合同。但我不太懂合同该怎么写,担心会吃亏。想了解一下拆迁合同法范本是怎样的,里面应该包含哪些必要的条款,以保障我的合法权益。
展开 view-more
  • #拆迁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拆迁合同,通常指的是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它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为明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下面我们详细来了解一下其相关内容和范本情况。 首先,从法律依据来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这为拆迁合同的订立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一份规范的拆迁合同法范本通常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合同主体信息:明确拆迁人(通常是征收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和被拆迁人(房屋所有权人或承租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这是确定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主体,才能确保合同的履行和责任的承担。 2. 拆迁房屋基本情况:详细描述被拆迁房屋的坐落位置、建筑面积、房屋用途、产权状况等。这些信息是确定补偿标准和方式的重要依据,准确的房屋信息能避免后续因房屋情况产生的纠纷。 3. 补偿方式:主要分为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货币补偿应明确补偿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产权调换则要约定调换房屋的地点、面积、户型、差价结算方式等。比如,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拆迁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将补偿款支付到被拆迁人指定的账户;若选择产权调换,要确保调换的房屋符合相关质量和规划要求。 4. 搬迁期限和过渡方式:明确被拆迁人搬迁的时间节点,以及在过渡期间的安置方式,如提供临时周转用房或支付临时安置费。过渡期限也应合理确定,保障被拆迁人的正常生活不受过度影响。 5. 违约责任:约定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出现违约行为应承担的责任。例如,拆迁人未按时支付补偿款或交付调换房屋,应承担相应的违约金;被拆迁人未按时搬迁,也可能面临一定的违约责任。这能促使双方遵守合同约定,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6. 争议解决方式:可以约定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协商是较为友好和便捷的方式,但如果协商不成,仲裁或诉讼则能提供更具权威性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拆迁合同范本示例: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人(甲方):[甲方名称] 法定代表人:[甲方法人姓名] 地址:[甲方地址] 联系方式:[甲方电话] 被拆迁人(乙方):[乙方姓名] 身份证号:[乙方身份证号码] 地址:[乙方地址] 联系方式:[乙方电话]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就乙方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拆迁房屋基本情况 乙方被拆迁房屋位于[具体地址],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房屋用途为[用途],产权性质为[产权性质]。 二、补偿方式 1. 乙方选择[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方式。 2. 若选择货币补偿,甲方应向乙方支付拆迁补偿款共计人民币[X]元,支付方式为[具体支付方式],支付期限为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X]日内。 3. 若选择产权调换,甲方提供位于[调换房屋地址]的房屋作为产权调换房屋,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双方按照市场评估价结算差价,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差价人民币[X]元(或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差价人民币[X]元),支付方式和期限另行约定。 三、搬迁期限和过渡方式 1. 乙方应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X]日内完成搬迁,并将被拆迁房屋交付甲方。 2. 过渡期间,甲方为乙方提供临时周转用房(或按照每月人民币[X]元的标准向乙方支付临时安置费),过渡期限自乙方搬迁之日起至甲方交付调换房屋之日止。 四、违约责任 1. 若甲方未按照本协议约定支付补偿款或交付调换房屋,每逾期一日,应按照补偿款总额(或调换房屋价值)的[X%]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2. 若乙方未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期限搬迁,每逾期一日,应按照[X]元的标准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五、争议解决方式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其他条款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甲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甲方法人签字] 签订日期:[签订日期] 乙方(签字):[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签订日期]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拆迁合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约定,以充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合同前,建议被拆迁人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