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抵扣税额和留抵税额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遇到了待抵扣税额和留抵税额这两个概念。不太清楚它们具体有啥不同,在税务申报和账务处理上感觉很容易混淆。想了解下它们的定义、适用情况以及计算方式等方面的区别,希望能有专业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待抵扣税额和留抵税额是两个不同的税务概念,下面来为你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


待抵扣税额,指的是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税务机关认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比如,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这40%的部分就先计入待抵扣税额,等次年再进行抵扣。依据是《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


留抵税额,是指企业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的差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某一时期内,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的进项税额,比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收取的销项税额要多,多出来的这部分税额就形成了留抵税额。根据《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在计算方面,待抵扣税额是按规定比例和条件确定需要以后期间抵扣的进项税额;而留抵税额是用当期进项税额减去当期销项税额计算得出,如果结果为正数就是留抵税额。


在账务处理上,待抵扣税额在取得扣税凭证并认证后,先计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待符合抵扣条件时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留抵税额则体现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待认证和待抵扣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申报时,遇到了待认证和待抵扣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区别,不知道在实际操作中该如何区分使用。这两个概念好像都和进项税额有关,但具体差异我搞不明白,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待抵扣进项税和待认证进项税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对‘待抵扣进项税’和‘待认证进项税’这两个概念很迷糊。不知道它们在实际操作和税务处理上到底有啥不同,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希望能有人详细解释一下它们的区别。

进项税待抵扣和已抵扣是怎么回事?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对进项税待抵扣和已抵扣不太明白。不清楚它们具体的含义,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待抵扣和已抵扣的情况,更不知道两者在税务处理上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待转进项税额和待抵扣进项税额是什么?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看到待转进项税额和待抵扣进项税额这两个词,不太明白它们的意思。也不清楚在税务处理上它们有啥区别,该怎么正确运用。希望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在实际操作中该注意些什么。

应交增值税中的留抵进项税是什么意思?

公司最近在进行增值税申报时,遇到了留抵进项税这个概念,不太明白具体是什么意思。想了解一下留抵进项税是如何计算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留抵进项税来抵扣应交增值税。另外,留抵进项税有没有时间限制?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释。

增值税留抵税额账务处理应挂哪个科目?

我在处理公司账务时,遇到了增值税留抵税额的问题。不清楚按照法律规定和会计规范,这笔留抵税额在账务处理上应该挂在哪个科目,担心处理不当会带来税务风险,希望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

应交增值税和增值税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问题时,对应交增值税和增值税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我不太清楚它们具体的不同之处,比如在计算方式、适用场景等方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弄明白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增量留抵税额和存量留抵税额如何计算?

我在经营一家小公司,最近听说了增量留抵税额和存量留抵税额,但是不太清楚它们是怎么计算的。这关系到公司的税务成本,所以想弄明白。我想知道计算这两种留抵税额的具体方法和依据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和进项税额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对财务报表里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和进项税额这几个项目很困惑。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具体有什么关联,在纳税申报和账务处理时该如何区分和运用,想弄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增值税抵减留抵税额是什么意思?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看到增值税抵减留抵税额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具体是什么意思。这对公司纳税有什么影响呢?能不能通俗地解释一下,它的原理和作用是怎样的?

应交税费和未交税费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的时候,对‘应交税费’和‘未交税费’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我知道它们都和税有关,但不清楚具体区别在哪。比如在财务报表里,它们的体现有啥不同,对企业又有啥不一样的影响。希望了解一下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

待抵扣是否意味着发票已经开具?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遇到个问题,财务提到待抵扣进项税额。我不太明白,待抵扣这种情况是不是就表示对应的发票已经开出来了呢?我想搞清楚这里面的关系,以便准确处理税务事务。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是什么意思?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时,看到账本上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这一项。我不太明白这到底代表什么,它在税务计算和缴纳中有什么作用,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应交增值税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的时候,对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应交增值税这两个概念总是搞混。每次计算税款时都不确定该按照哪个来操作,也不清楚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啥不同。想知道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希望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

应交税费中待认证进项税额是什么?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看到应交税费里有待认证进项税额这个项目,不太明白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它在财务和税务上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以及和其他税费项目有什么区别,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税金与附加跟应交增值税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事务时,对税金与附加和应交增值税这两个概念很困惑。不太清楚它们在计算、用途、缴纳方面有啥不同,也不明白它们在财务报表里是咋体现的。想详细了解下这两者的区别,好准确进行税务处理。

增值税是进项税额吗?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的时候,对增值税和进项税额的关系不太清楚。搞不明白增值税是不是就等同于进项税额,想弄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实际的税务操作和计算里,它们各自起到什么作用。

发票不抵扣和可抵扣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遇到了发票抵扣的问题。有些发票说可以抵扣,有些又不能抵扣,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留抵税额多少算正常?

我开了家小公司,在处理税务时发现有留抵税额。我不太清楚留抵税额在多少范围内算正常。担心留抵税额过高或过低会有税务风险,也不知道该怎么判断公司目前的留抵税额是否合理,想了解一下相关标准。

应交税费和应交增值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对‘应交税费’和‘应交增值税’这两个概念有点迷糊。搞不清楚它们到底有啥区别,又有什么联系。我想知道在实际财务操作里,它们分别是怎么计算、怎么缴纳的,还有在税务报表里该怎么体现,希望懂的人给我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