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抚养人和扶养人的区别在哪里?
我不太清楚法定抚养人和扶养人到底有啥不同。家里涉及一些亲属间的照顾和经济支持问题,想弄明白抚养和扶养在法律上的界定和区别,比如权利义务、适用情况等方面,这样能更好地处理家里这些事儿。
展开


在法律领域,法定抚养人和扶养人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抚养主要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抚育和教养,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提供物质生活条件、教育和保护等。而扶养则含义更为宽泛,它既可以指夫妻之间在生活上相互供养、扶助,也可以指平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抚养和扶养都有相关规定。对于抚养,《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例如,小明是未成年人,他的父母有责任为他提供衣食住行,供他上学接受教育等,如果父母拒绝履行,小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对于扶养,以夫妻之间的扶养为例,《民法典》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比如,夫妻一方生病无法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另一方就有义务在生活上照顾、经济上支持对方。如果另一方拒绝扶养,生病的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 综上所述,法定抚养人和扶养人在主体关系、权利义务等方面存在差异,明确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相关的法律事务和人际关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