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与缓刑的区别及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不太清楚假释和缓刑到底有啥不一样。我有个亲戚涉及到法律问题,可能面临假释或者缓刑的情况,我想弄明白这两者具体区别在哪,以及分别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假释和缓刑是我国刑法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并且会带来不同的法律后果。 假释指的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而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适用对象不同。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缓刑则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次是适用时间不同。假释是在犯罪分子执行一定刑罚之后适用;缓刑是在判决的同时宣告。然后是实质条件不同。假释要求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缓刑要求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最后是考验期限不同。假释的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不同而有所不同;缓刑的考验期限则根据所判刑期确定。 关于法律后果,假释的法律后果包括:如果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规定,没有再犯新罪等情况,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被撤销假释,重新收监执行剩余刑罚。缓刑的法律后果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了假释的适用条件;第七十二条规定了缓刑的适用条件;第八十六条规定了撤销假释的情形;第七十七条规定了撤销缓刑的情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