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伪证罪和妨害作证罪的区别是什么?

我最近遇到一个案子,感觉涉及到伪证或者妨害作证的情况。不太清楚伪证罪和妨害作证罪到底有啥区别,它们在行为表现、法律后果这些方面是不是不同啊?想了解一下二者具体的区别,好弄明白这个案子的性质。
展开 view-more
  • #伪证犯罪
  • #妨害作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伪证罪和妨害作证罪在我国刑法中是两个不同的罪名,它们存在诸多区别。下面我们从多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首先,从犯罪主体来看。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这四种人才能构成伪证罪。比如在一个刑事案件的庭审中,证人故意提供虚假证言,就可能构成伪证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构成伪证罪。而妨害作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该罪的主体。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实施了妨害作证的行为,都可能构成此罪。 其次,犯罪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伪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即从刑事案件的立案开始,到判决生效为止的整个过程。而妨害作证罪可以发生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各类诉讼活动中。比如在一个民事合同纠纷案件中,一方当事人威胁证人不让其出庭作证,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 从行为表现方式来说,伪证罪是通过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方式来实施的,是一种积极的作为方式,且是由特定主体在诉讼中亲自实施。而妨害作证罪的行为方式更为多样,既可以是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也可以是指使他人作伪证。例如,通过给证人钱财让其改变证言,或者威胁证人如果出庭作证就对其进行报复等行为。 最后,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二者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伪证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可能是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而妨害作证罪的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以干扰正常的诉讼活动。 总之,伪证罪和妨害作证罪在主体、时空范围、行为方式和主观目的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区分这两个罪名,对于正确定罪量刑、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