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区别是怎样的?


后合同义务和附随义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区别。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附随义务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协助实现主给付义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而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而后合同义务则是指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而应当履行的相关义务。 从产生的时间来看,附随义务产生于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为了更好地实现合同目的,就需要履行附随义务。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在交付货物时,有义务告知买方货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就是附随义务在合同履行阶段的体现。而后合同义务产生于合同履行完毕之后。比如在租赁合同结束后,承租人有义务妥善返还租赁物,并且对在租赁期间知晓的出租人的商业秘密等予以保密,这些都属于后合同义务。 就义务的内容而言,附随义务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它会根据合同的不同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而有所变化。可能包括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保护义务等多种形式。以建设工程合同为例,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有义务及时向发包人通知工程进度、遇到的问题等情况,这就是通知方面的附随义务。后合同义务的内容则相对较为特定,主要集中在通知、协助、保密等几个方面。例如,企业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后,有义务为员工出具离职证明,这就是协助方面的后合同义务。 从违反义务的责任来看,违反附随义务可能承担的是违约责任。因为附随义务是合同义务的一部分,违反它就构成了对合同的不完全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而违反后合同义务承担的是一种独立的损害赔偿责任。因为此时合同已经终止,不再适用违约责任。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后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综上所述,后合同义务和附随义务虽然都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但在产生时间、义务内容和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正确区分这两种义务,有助于当事人在合同履行和终止过程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自身和对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