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和扶养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家庭事务时,遇到了抚养和扶养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在法律层面上各自的定义、适用情况是怎样的,比如在费用承担、责任范围等方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抚养和扶养是法律领域中容易混淆但有着不同含义的两个概念。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它们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抚养主要指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养育和照顾责任。例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这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家庭伦理的法定责任。父母需要为子女提供生活所需、教育费用等,保障子女健康成长。而扶养通常是指平辈之间在生活上的相互供养和帮助,比如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在特定情况下的扶养。 在法律规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这体现了夫妻之间在生活上相互扶持的法律责任。对于抚养,《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从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来看,抚养的义务主体是长辈,权利主体是晚辈;而扶养的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一般是平辈。在责任的强度和范围上,抚养责任相对更为全面和长期,因为它涉及到子女的成长和发展。而扶养责任则更多地侧重于生活上的基本供养和帮助。 在实际生活中,区分抚养和扶养非常重要。比如在涉及到法律纠纷或者需要确定责任义务时,准确判断是抚养关系还是扶养关系,能够帮助当事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在抚养或扶养问题上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