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对征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不太清楚。不知道这两者到底怎么界定,哪些收入属于征税的,哪些又是不征税的,它们的划分对公司纳税影响很大,所以想了解下具体情况。
展开


征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是税收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的区分对于企业和个人准确计算应纳税额有着重要意义。 征税收入,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的收入。一般企业的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都属于征税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这些收入通常都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个人而言,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都属于征税收入,需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一是财政拨款,即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二是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不属于应税范围,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征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需要缴纳税款,准确区分它们,有助于企业和个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避免税务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