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受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之间有哪些区别?


行贿罪、受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行贿对象方面**: 行贿罪和受贿罪涉及的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例如,向政府部门的官员行贿,就可能涉及行贿罪。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行贿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比如,为了获取商业项目,向某私营企业的采购负责人行贿,就可能涉及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犯罪主体方面**: 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说所有公民都可能构成行贿罪。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国有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主体通常是从事商品经济经营活动的人群,具有特定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即非国家工作人员。例如,普通公民为了孩子上学给教育局官员送礼,可能构成行贿罪;而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取订单给非国有公司的业务经理送礼,可能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侵犯客体方面**: 行贿罪和受贿罪主要侵犯的是国家机关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例如,官员收受贿赂后滥用职权,导致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比如,企业通过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获取交易机会,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