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和判决书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法院这边说可以选择调解或者继续等判决。我不太清楚调解书和判决书到底有啥不一样,它们在法律效力、执行方式这些方面有啥区别啊?我该怎么选呢?
展开


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和判决书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从制作依据和程序来看,调解书是在诉讼过程中,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后,由法院根据协议内容制作的法律文书。它强调双方当事人的自愿性和协商性,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比如甲和乙因为合同纠纷打官司,在法院调解下,双方就赔偿金额等事项达成一致,法院据此制作调解书。而判决书是法院经过审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对案件进行裁判后作出的法律文书。它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体现,不依赖于当事人的协商。例如在一个侵权案件中,法院通过审理证据和辩论,最终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其次,二者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一旦双方都签收了调解书,就不能反悔,必须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义务。而一审判决书送达后,有一定的上诉期,在上诉期内,如果当事人不上诉,上诉期届满后判决书才生效。比如民事案件一审判决书的上诉期是送达之日起15日内。 再者,体现意志有所区别。调解书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当事人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判决书则主要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法院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最后,在强制执行方面,虽然调解书和判决书生效后都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如果一方不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样,不履行判决书义务的,也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不过,由于调解书是基于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相对更容易沟通和协商。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该法对调解书和判决书的制作、效力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