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中一方有精神病是否可以判决离婚?
我和伴侣打算离婚,但对方有精神病,我不确定这种情况下法院会不会判决离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一方有精神病对离婚判决有没有影响,满足什么条件法院才会判离呢?
展开


在离婚案件中,一方有精神病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判决离婚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那么,一方有精神病如何判断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呢?一般来说,如果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可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比如,要看患病的程度,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在其精神正常的时候能够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交流等,与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同时,还要看对治疗的态度和治疗的效果。如果积极治疗但确实无法治愈,也会作为判断感情破裂的一个依据。 在程序上,对于一方有精神病的离婚案件,需要为患病的一方指定诉讼代理人。因为精神病患者可能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进行诉讼行为,所以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来参与诉讼。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此外,即使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判决离婚时,还会考虑到对患病一方的生活安置问题。比如,另一方可能需要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以保障患病方离婚后的基本生活。这也是出于公平和人道主义的考虑,确保患病一方的权益得到保障。总之,一方有精神病的离婚案件较为复杂,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来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