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进行房产分割需要公证证明吗?
我家父母打算分割名下的房产,我不太清楚这过程中是否需要去做公证证明。不知道不公证的话,分割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公证的话又有什么好处,所以想问问父母房产分割到底需不需要公证证明。
展开


在法律层面,父母进行房产分割并非一定需要公证证明。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房产分割和公证的概念。房产分割是指将一处或多处房产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比如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者子女的情况,将房产分给不同的人。而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简单来说,公证就像是给一个事情盖上一个官方的‘可信章’。 从法律依据上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要父母双方签订的房产分割协议是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个协议就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经过公证,这样的分割协议在法律上也是认可的。例如,父母双方白纸黑字写了房产分割协议,并且签字确认了,这个协议本身就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公证也有它的好处。经过公证的房产分割协议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在日后如果发生纠纷,经过公证的协议在法庭上更容易被法官采信。比如,父母分割房产后,子女之间对分割结果产生争议,此时有公证的协议,法官会更倾向于认可其内容。而且,有些房产管理部门在办理房产过户等手续时,可能会要求提供经过公证的房产分割文件。所以,虽然公证不是房产分割的必要条件,但在实际操作中,公证可以为房产分割提供更多的保障和便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