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需要结案吗?
我前段时间开车出了交通事故,和对方协商好了赔偿事宜,也给了赔偿款。但现在我不知道这事儿需不需要去相关部门结案。不结案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不太清楚交通事故结案的相关规定,想了解一下到底要不要结案。
展开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通常是需要结案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一下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交通事故结案的概念。简单来说,交通事故结案就是处理完该事故的所有相关事宜,确定了各方的责任和赔偿等问题,标志着这起事故在法律程序上有了一个最终的结果。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依据。根据该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经过调查、检验鉴定等一系列程序后,会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这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并不意味着结案。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轻微的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已经履行了赔偿等义务,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视为一种结案方式。双方可以自行协商签订协议,明确赔偿金额、方式等内容,签字确认后,事故就算在双方之间处理完毕。 然而,如果涉及到人员伤亡或者较为严重的财产损失,通常需要通过更正式的程序来结案。比如,交警部门在完成调查后,会根据事故情况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交警部门会出具相关的调解终结证明,这也意味着事故结案。如果调解不成功,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在审理判决后,判决生效并执行完毕,事故才算真正结案。 那么,不结案会有什么影响呢?对于车主来说,如果事故不结案,车辆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年检。因为在年检时,车管所会要求车辆没有未处理的交通事故记录。此外,不结案也可能会影响后续的保险理赔。保险公司通常需要事故结案的相关证明才能完成最后的理赔手续。 综上所述,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是通过自行协商、交警调解还是法院判决的方式,最好都要完成结案程序,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麻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