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有诉讼诈骗罪?


在我国,并没有“诉讼诈骗罪”这一罪名,但有与之相关且类似的罪名,即虚假诉讼罪。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虚假诉讼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这里的“捏造事实”,简单来说就是无中生有或者故意歪曲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就是向法院去起诉打官司。而“妨害司法秩序”,比如导致法院浪费司法资源去审理一个虚假的案件;“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例如让他人因为这个虚假诉讼遭受了经济损失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另外,如果在诉讼诈骗过程中,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也会按照诈骗罪来定罪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所以,虽然没有诉讼诈骗罪,但相关的诈骗行为依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