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客观事实是否会构成名誉侵权?
我前几天在网上陈述了一件事情的客观事实,可有人说我这样做可能会构成名誉侵权。我就很疑惑,我只是说了事实而已,又没瞎编乱造,怎么就会侵权了呢?我想知道陈述客观事实到底会不会构成名誉侵权啊?
展开


在探讨陈述客观事实是否会构成名誉侵权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名誉侵权的概念。名誉侵权指的是通过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无中生有或者故意歪曲事实去诋毁别人,让别人的名声变差。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从这条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名誉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侵害他人名誉权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陈述的是客观事实,并没有进行夸大、歪曲或者虚假陈述,通常是不会构成名誉侵权的。因为客观事实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存在虚构或者诋毁他人的情况。例如,一个人在网上曝光某个商家以次充好的客观事实,并且有相关证据证明,这就属于正常的陈述客观事实,不构成名誉侵权。 然而,即使是陈述客观事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构成名誉侵权的风险。如果在陈述客观事实时,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或者不当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从而构成名誉侵权。比如,虽然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但使用了大量带有侮辱、贬低性质的词汇去描述对方,使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那么就可能会被认定为侵权。 另外,如果陈述客观事实的方式不当,例如在不适当的场合公开他人隐私类的客观事实,也可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因为即使事实是真实的,但隐私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随意公开他人隐私可能会对他人名誉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陈述客观事实本身通常不构成名誉侵权,但要注意陈述的方式和场合,避免使用不当语言和侵犯他人隐私,否则仍有可能面临名誉侵权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