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执行程序中双倍迟延履行利息是怎样规定的?

我有个官司胜诉了,对方一直拖着不还钱,现在进入执行程序了。我听说有双倍迟延履行利息,可我不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具体是怎么计算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迟延利息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司法实践中,双倍迟延履行利息是在执行程序里,针对被执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而设定的一种惩罚性措施。它的目的在于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义务,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概念来讲,双倍迟延履行利息是指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被执行人未履行金钱给付义务时,除了要支付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外,还需额外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这一比例是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双倍来计算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这里明确了双倍迟延履行利息的适用情形和要求。 关于计算方式,一般是从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直至被执行人实际履行义务之日为止。具体的计算标准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双倍来确定。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细节差异。比如,不同的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可能会因为贷款期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应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来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进入执行程序,法院会对双倍迟延履行利息进行审查和计算。申请执行人需要向法院提供相关的材料,以证明被执行人存在迟延履行的情况。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双倍迟延履行利息数额,并在执行过程中要求被执行人一并支付。 双倍迟延履行利息是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它不仅能促使被执行人及时履行义务,也体现了法律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行为的制裁。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了解这一规定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被执行人而言,则应当积极履行义务,避免承担额外的利息负担。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