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工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双倍工资赔偿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的一种赔偿方式,其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关于计算双倍工资的起始时间。如果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起始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例如,劳动者2024年1月1日入职,用人单位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2024年2月1日起开始计算双倍工资。而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为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一般来说,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这几种情况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未订立,就从应当订立之日起算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通常是劳动者的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双倍工资的支付是有时间限制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最多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因为满一年后,就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另外,如果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赔偿,要注意仲裁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劳动者要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