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会有哪些职责?


仲裁协会是仲裁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在仲裁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职责广泛且明确,对保障仲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仲裁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仲裁协会有制定仲裁规则的职责。仲裁规则是仲裁活动进行的基本准则,它规定了仲裁程序的各个环节,如仲裁申请的受理、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审理的方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五条规定,中国仲裁协会依照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这就赋予了仲裁协会制定规则的权力,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仲裁规则,能够确保仲裁活动的公平、公正、高效进行。 其次,仲裁协会要对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仲裁员进行监督。监督的目的是保证仲裁机构和仲裁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公正处理仲裁案件。《仲裁法》第十五条也规定,中国仲裁协会是仲裁委员会的自律性组织,监督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仲裁员的违纪行为。对于违反职业道德、仲裁规则或法律法规的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仲裁员,仲裁协会有权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维护仲裁行业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再者,仲裁协会还承担着组织仲裁人员培训的职责。仲裁工作涉及到法律、经济、贸易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仲裁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仲裁协会通过组织培训,可以提高仲裁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仲裁工作的需要。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开展案例研讨等方式,不断更新仲裁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仲裁协会还负责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仲裁在国际经济贸易纠纷解决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仲裁协会积极与国外仲裁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仲裁理念和经验,有助于提升我国仲裁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我国仲裁机构在国际仲裁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参与国际仲裁组织的活动、举办国际仲裁研讨会等方式,加强与国际仲裁界的联系与沟通。 最后,仲裁协会还需要维护仲裁员和仲裁委员会的合法权益。当仲裁员和仲裁委员会在工作中遇到不公正待遇或受到非法干扰时,仲裁协会有责任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保障他们能够依法独立、公正地开展仲裁工作。这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仲裁环境,促进仲裁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