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诈骗会怎么判刑?
我最近了解到经济适用房存在诈骗情况,自己对这方面法律不太懂。想知道要是有人在经济适用房上搞诈骗,法律到底会怎么去判呢?是根据诈骗金额,还是有其他的判定标准呀,想详细了解下。
展开


经济适用房诈骗的判刑需要依据具体情形来判断。首先得看是否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简单说就是通过欺骗手段,让别人产生错误认识,然后自愿交出财物,自己非法占有这些财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经济适用房诈骗,如果行为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在形式上完全是虚假的,如伪造户口簿、单位公章等,并且骗取经济适用房数量较大的,这种情况足以认定为诈骗犯罪,按照上述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来判。 要是诈骗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另外,如果有人在经济适用房诈骗中,只是为诈骗者提供帮助,比如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与经济适用房相关的诈骗犯罪,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若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