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规定的培训机构退费标准是什么?


教育局规定的培训机构退费标准,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是因为培训机构的原因,导致学员没办法完成学习计划,这种情况下学员要求退学、退费,培训机构必须把剩余的费用退还给学员。打个比方,培训机构突然倒闭了,或者老师频繁更换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等,学员就可以要求全额退剩余费用。这其实很好理解,是培训机构自身的问题导致学员不能正常学习,自然应该把钱退给学员。 其次,在培训机构开课前,如果学员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正当理由提出退学退费申请,像学生拿到了国家承认学历院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或者收到武装部门的应征入伍通知书,又或者是因为重大疾病、意外伤亡、家庭特殊困难等情况,培训机构可以扣除5%的手续费,然后退还剩余费用。这是考虑到虽然不是培训机构的问题,但学员确实有合理原因要退费,适当扣除手续费也是为了平衡双方利益。 另外,协议也很重要。学员和培训机构签订的协议里如果有关于退费的约定,一般就按照协议来执行(不过无效格式条款除外)。比如说协议里约定学满一定课时后就不能退费了,那就要看这个约定是否合理合法。《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一般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 。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学员在培训机构期间因为个人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原因而无法继续上课,申请退费的话,培训机构是不会退还费用的。毕竟这是学员自身的过错导致不能继续学习。 并且,培训机构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要使用相关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这个票据就是收费和退费的唯一凭证依据。 总之,在遇到退费问题时,学员要先看看属于哪种情况,再依据相关规定和协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和培训机构有争议,可以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还可以找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进行调解,实在不行还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