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被轿车撞了责任如何划分?


在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是确定事故各方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当电动车被轿车撞了时,责任划分需要依据相关交通法规,并结合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处理此类事故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法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也就是说,谁的行为对事故发生起到的作用大、过错严重,谁承担的责任就大。 具体来说,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责任划分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轿车一方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比如闯红灯、超速行驶、逆行等,而电动车一方正常行驶没有过错,那么轿车一方通常要承担全部责任。例如,轿车在红灯亮起时强行通过路口,撞上了正常绿灯行驶的电动车,此时轿车应负全责。 第二种情况,如果电动车一方存在违规行为,像在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等,而轿车一方没有过错,那么电动车一方可能要承担全部责任。比如,电动车驾驶者为了赶时间在机动车道快速行驶,被正常行驶的轿车撞上,这种情况下电动车可能负全责。 第三种情况,如果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过错,那么会根据各自过错的程度分担责任。例如,轿车超速行驶,而电动车在转弯时未打转向灯,双方都对事故发生有一定作用,这时就会按照双方过错的大小来划分主次责任或者同等责任。一般来说,同等责任意味着双方各承担50%的责任;主次责任中,主要责任方可能承担70% - 80%的责任,次要责任方承担20% - 30%的责任。 当发生电动车被轿车撞的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通过勘查现场、询问当事人、查看监控等方式进行调查,最终依据调查结果作出责任认定。如果当事人对责任认定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