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闯黄灯被机动车撞,责任怎么划分?


在探讨电动车闯黄灯被机动车撞后责任如何划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指的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由相关部门根据事故双方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各方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而交通信号灯,它是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工具,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传达着不同的通行指令,闯黄灯这种行为违反了信号灯的指示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同时,该法第七十六条也指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电动车闯黄灯被机动车撞的具体案例中,责任划分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电动车闯黄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且机动车一方正常行驶没有其他违法行为,那么电动车可能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因为闯黄灯违反了交通信号灯的指示,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若机动车一方也存在一定的过错,比如超速、未保持安全车距等,即使电动车闯了黄灯,双方可能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的责任比例会根据双方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可能是主次责,也可能是同等责任。例如,机动车超速行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及时刹车,导致撞上闯黄灯的电动车,此时机动车也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部分责任。 要是机动车一方能够证明自己已经采取了必要的处置措施,但仍然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那么机动车的责任可能会相对减轻。而如果有证据表明电动车是故意闯黄灯或者故意碰撞机动车,那么机动车一方可能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比如电动车驾驶人因为赶时间,明知是黄灯还加速通过,并且与机动车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就要综合判断双方的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 在发生这类事故后,应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到现场进行勘查,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车辆的行驶轨迹、速度、碰撞位置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作出准确的责任认定。当事人如果对责任认定结果不服,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