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权行为有哪些构成要件?


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过错而实施的、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侵权责任一般构成要件的侵权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构成要件。 首先是行为的违法性。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未经他人允许,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他人的隐私照片,这种行为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具有违法性。《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其次是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等。比如,因交通事故导致他人车辆受损,这就是财产损失;因他人的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痛苦,这就是精神损害。只有存在实际的损害事实,才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再者是因果关系。它指的是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损害事实是由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比如,在医疗事故中,医生的错误治疗行为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那么医生的错误治疗行为与患者病情加重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在判断因果关系时,需要依据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进行分析。 最后是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比如,小偷故意偷走他人的财物,这就是故意侵权;而医生在手术中因疏忽大意导致手术失误,这就是过失侵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构成要件,才能认定一般侵权行为的成立。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可能的侵权行为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和判断,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