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间接侵权行为是相对于直接侵权行为而言的。简单来说,直接侵权是行为人自己直接实施了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而间接侵权则是行为人没有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但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帮助、促成等作用。 首先,间接侵权行为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存在直接侵权行为。也就是说,必须有其他人实施了直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甲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并销售其作品,这就是一个直接侵权行为。如果没有这样的直接侵权行为存在,也就不存在间接侵权的基础。这一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中有体现,侵权责任的认定通常是以存在实际的侵权损害为前提的。 其次,间接侵权人主观上要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是指明知他人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仍然为其提供帮助等。比如,乙知道甲在进行盗版光盘的销售活动,还为甲提供存放盗版光盘的仓库,乙的这种行为就是故意的间接侵权。而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但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但轻信能够避免。例如,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著作权人关于某用户上传侵权作品的通知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侵权行为继续扩大,丙的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过失的间接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等主体的注意义务有明确规定,违反这些义务可能构成间接侵权。 再者,间接侵权人的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之间要有因果关系。即间接侵权人的行为对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或者扩大起到了推动、促成等作用。例如,丁为戊提供了专门用于破解他人软件加密的工具,戊利用该工具破解并传播了他人的软件,丁的行为与戊的侵权行为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是认定间接侵权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相关的侵权责任法律规定中,强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最后,间接侵权行为一般要有损害后果。这里的损害后果既包括对权利人财产权益的损害,也包括对其人身权益的损害。比如,因为间接侵权行为导致著作权人的作品销量下降,收入减少,这就是财产权益的损害;如果侵权行为对权利人的名誉等造成了不良影响,就是人身权益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上所述,间接侵权行为的构成需要同时满足存在直接侵权行为、主观有过错、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以及造成损害后果等要件。在判断自己是否构成间接侵权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