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构成法律规避的要件有哪些?

我在处理一个涉外法律事务时,涉及到法律规避的问题。不太清楚在我国法律里,构成法律规避需要满足哪些要件。想了解这些要件的具体内容,以便判断当前事务是否存在法律规避的情况。
展开 view-more
  • #法律规避
  • #规避要件
  • #强制性法律
  • #涉外法律
  • #法律适用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律规避指的是当事人故意制造一些条件,来避开原本应该适用的法律,转而适用对自己有利的另一种法律的行为。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构成法律规避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首先,主观上当事人必须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也就是说,当事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避开原本适用的法律,并且是主动地去实施这些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法律适用结果。比如,当事人为了逃避某些法律规定的高额税负,故意改变交易的形式或地点。这体现了当事人积极追求规避法律的主观意愿。 其次,行为上当事人实施了规避法律的行为。当事人通过人为地制造或改变一些连接点的事实,像改变国籍、住所、行为地等,以此来达到适用其他法律的目的。例如,在一些跨国婚姻财产纠纷中,当事人可能会为了适用对自己更有利的财产分割法律,而改变自己的国籍或住所。 再次,规避的对象是强制性或者禁止性的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规避的是任意性法律规定,通常不会被认定为法律规避。因为任意性法律规定允许当事人自行选择适用,当事人的选择并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要求。而强制性或禁止性法律规定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平正义等,不允许当事人随意规避。 最后,从结果上看,当事人的规避行为已经完成,并且达到了适用对其有利的法律的目的。如果当事人虽然有规避法律的意图和行为,但最终并没有成功适用到他们期望的法律,那么也不能构成法律规避。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1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应认定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这明确了法律对规避强制性法律规定行为的否定态度。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