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形下应当赔偿劳动者损失?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在一些特定情形下需要赔偿劳动者损失。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情形及法律依据。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简单来说,如果公司制定的一些制度,比如考勤制度、薪酬制度等违反了法律规定,并且因此给劳动者带来了损失,像少发工资、不合理罚款等,用人单位就要进行赔偿。
其次,该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应该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必要信息,如果合同文本缺少这些重要内容,或者公司没有把合同给劳动者,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用人单位也需要赔偿。
再者,依据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的权利,如果公司不按规定签订,就要付出额外的赔偿代价。
另外,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 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也就是说,公司不能随意收取劳动者财物或者扣押证件,否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还有,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这涵盖了工资支付、加班补偿等多个方面,保障劳动者能按时足额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和补偿。
最后,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公司没有合法理由就辞退劳动者,就要给予双倍的经济赔偿。
总之,当用人单位出现上述这些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形,给劳动者造成损失时,劳动者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新公司注册的经营范围该如何填写?
劳动仲裁撤诉后还可以再申请劳动仲裁吗
面对网络诈骗该如何维权?
过户房产证有日期限制吗?
社保卡在银行激活后,医保是否可以使用?
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是多久?
城居保和灵活就业保险可以一起交吗?
货车车头升起来意外掉下来压死人是否需要赔偿?
民事判决书履行期是多少天?
失业金每个月几号发放?
养老金档位是如何划分的?
房子直系亲属过户收费有什么新政策?
公安局通过身份证能查到什么?
租房地与工作地不一致时能否申请减免个税?
结婚后债务需要共同承担吗?
开发商虚假宣 传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商丘房产买卖合同怎样进行网签?
安置房的寿命是多少年?
邻里纠纷归哪个部门管?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