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产险中固定资产按什么确定?


在企业财产险中,固定资产的确定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企业在投保和理赔时的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固定资产的概念。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像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都属于固定资产范畴。 接下来,看看固定资产在企业财产险中的确定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按账面原值确定。账面原值就是企业在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比如企业购买一台机器设备,花费了100万元,这100万元就是该设备的账面原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相关保险规定,这种确定方式是比较常见的,它依据的是企业的实际购置成本。这种方式简单直接,能反映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原始投资。 二是按账面原值加成数确定。账面原值加成数是在账面原值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增加。例如企业考虑到固定资产的增值等因素,在账面原值100万元的基础上,按照10%的加成数,那么确定的保险金额就是110万元。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原值的差异。 三是按重置价值确定。重置价值是指重新购置或建造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的全部费用。比如一台旧设备,账面原值可能是50万元,但现在重新购置一台同样规格和性能的新设备需要80万元,那么在保险中就可以按照80万元的重置价值来确定。这种方式更能体现固定资产的现行价值,在理赔时能使企业得到更合理的补偿。 四是按评估价值确定。评估价值是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后得出的价值。当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比较复杂,如存在特殊的技术含量、市场稀缺性等情况时,通过专业评估能更准确地确定其价值。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价值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保险需求,选择合适的确定方式。同时,在投保过程中,要如实向保险公司告知固定资产的相关情况,以确保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和理赔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