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本质区别有哪些?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在本质上存在诸多明显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从主观目的上看,合同诈骗的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他们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根本就没打算履行合同义务,而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而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其主观上是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只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如经营不善、市场变化等,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从而引发了纠纷。 从行为方式来讲,合同诈骗的行为人往往会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比如虚构合同主体、虚构货源、虚构履行能力等,让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中明确规定了几种合同诈骗的情形,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等。而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一般是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因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致、履行方式有分歧等原因产生争议,但不会故意去实施欺诈行为。 再从法律后果方面来看,合同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一旦构成合同诈骗罪,行为人要承担刑事责任,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主要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民事诉讼等方式来解决,承担的是民事责任,比如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在实践中,判断是合同诈骗还是合同纠纷,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依据某一个事实就下结论。要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行为方式、合同履行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当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应该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