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费是按照诉讼标还是执行金额收取?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现在到了执行阶段。我不太清楚执行费的收取标准,是按照之前诉讼标的金额来算,还是按照实际执行回来的金额算呢?我很担心费用算错,所以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展开


执行费的收取涉及到具体的标准和法律规定,对于执行费究竟是按照诉讼标的还是执行金额收取,下面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要理解诉讼标的和执行金额这两个概念。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所争议的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您在打官司时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所涉及的金额,比如要求对方赔偿损失的金额、支付货款的金额等。而执行金额则是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实际通过执行程序实现的金额,也就是最终从被执行人那里拿到手的钱。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执行费的交纳标准是按照执行金额或者价额来计算的。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如果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如果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执行费是依据执行金额来收取的,而不是诉讼标的。这是因为执行程序的目的是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执行金额更能反映执行工作的实际成本和难度。例如,诉讼标的是100万元,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被执行人部分履行等原因,实际执行金额只有80万元,那么执行费就会按照80万元这个执行金额来计算,而不是按照100万元的诉讼标的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