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被执行记录会影响办理公司吗?


有过被执行记录是否会影响办理公司,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被执行记录的含义。被执行记录是指在法院判决后,当事人没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被对方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进而在法院执行系统中留下的记录。 从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角度来看,根据《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四条,个人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四)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五)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的;(六)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七)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八)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所以,如果仅仅是有过被执行记录,但不存在上述规定中的情形,那么通常是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 从公司注册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有过被执行记录本身不会直接阻碍公司的注册登记。公司注册主要关注的是是否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比如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等。不过,如果被执行记录涉及到重大债务纠纷且未解决,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银行开户、贷款等后续经营活动。银行在审批公司账户开设和贷款时,可能会对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股东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有不良被执行记录可能会让银行对公司的还款能力产生疑虑,从而拒绝相关业务申请。 综上所述,有过被执行记录不一定会影响办理公司,但可能会在某些方面产生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