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后如何处理?
我公司的产品在质量监督抽查中被判定为不合格,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清楚后续会面临怎样的处理。想了解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会有哪些处理方式,公司又该如何应对?
展开


当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后,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一系列处理。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监督产品质量,依法对生产、销售的产品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对抽查结果公布和处理的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由实施监督抽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生产者、销售者限期改正。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措施解决。 如果逾期不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告;公告后经复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业,限期整顿。也就是说,经过一次整改期后产品质量还是不达标,就会被公开通报,再复查依旧不合格,企业就得暂停营业进行整顿。 对于情节严重的情况,如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系列的处理措施是为了保证市场上产品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在面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情况时,应积极配合整改,分析不合格原因,加强质量管理,避免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