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破产后执行案件如何处理?
我公司因经营不善进入破产程序了,现在有一些之前的执行案件还没处理完。我不太清楚在公司被受理破产后,这些执行案件该怎么处理才好,是会直接终止执行,还是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当法院受理企业破产申请后,执行案件的处理是有明确法律规定和相应流程的。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执行案件”。简单来说,执行案件就是法院判决后,败诉方不主动履行义务,胜诉方申请法院强制其履行的案件。而“破产”则是当企业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来清理债务的程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这意味着,一旦法院受理了破产申请,正在进行的涉及该债务人财产的执行案件不能再继续执行了。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进入破产程序后,要对债务人的所有财产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以保障所有债权人能公平受偿。如果个别执行程序继续进行,就可能导致部分债权人优先获得清偿,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那么,执行程序中止后该如何处理呢?如果经过破产管理人调查和评估,发现债务人的财产足以清偿全部债务,那在破产程序结束后,执行案件可以恢复执行。但如果债务人确实资不抵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执行案件中的债权人就需要通过申报债权的方式,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债权人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说明债权的数额、性质等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管理人会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和确认。 此外,如果在破产重整或者和解程序中,执行案件也会根据重整计划或者和解协议的执行情况来处理。如果重整计划或者和解协议执行完毕,按照约定可能会继续履行相关债务;如果重整计划或者和解协议无法执行,可能会转入破产清算程序。 总之,受理破产后执行案件的处理要严格遵循《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以保障所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清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