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继承人在哪些情况下会丧失继承权,继承案件涉及的证据有哪些?

我家里最近在处理老人遗产继承的事儿,听说有的继承人可能会丧失继承权,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情况。而且如果之后因为继承的事儿闹上法庭,我也想知道需要准备哪些证据,希望有人能给我解答一下。
展开 view-more
  • #继承证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存在一些特定情形会导致继承人丧失这项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是故意杀害被继承人。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故意剥夺被继承人的生命,当然不能再让其继承遗产。比如,甲为了早日获得父亲的遗产,蓄意杀害父亲,那么甲就会丧失对父亲遗产的继承权。二是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这种行为违背了继承的公平原则,同样不能允许其继承遗产。例如,乙和丙是兄弟,乙为了独吞遗产而杀害丙,乙就会丧失继承权。三是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遗弃被继承人是指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不履行扶养义务;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则是指对被继承人进行肉体或精神上的折磨达到一定程度。比如,丁长期对年迈的父母不管不顾,不提供生活费用和照顾,或者经常打骂父母,就可能会丧失继承权。四是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这是对被继承人意愿的不尊重和破坏。比如,戊为了多分得遗产,私自篡改遗嘱内容,情节严重的话,就会丧失继承权。五是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这种行为同样是对被继承人真实意愿的干扰和破坏。 接下来,我们说说继承案件涉及的证据。证据在继承案件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法院查明事实,做出公正的判决。常见的证据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是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这是开启继承程序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公安机关的销户证明等。二是遗嘱。如果被继承人立有遗嘱,遗嘱就是确定继承人范围和遗产分配的关键证据。遗嘱可以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公证遗嘱等不同形式。三是亲属关系证明。它用于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身份关系,比如户口本、出生证明、公安机关或村委会、居委会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等。四是遗产的相关证据。包括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证明、股票账户信息等,这些证据可以确定遗产的范围和价值。五是继承人是否履行扶养义务的证据。比如邻居的证人证言、支付扶养费用的凭证等,这对于判断继承人是否有资格继承遗产以及继承份额的多少有重要影响。总之,在继承案件中,充分准备好相关证据,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