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正当防卫制度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我对正当防卫制度挺感兴趣的,想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在现代社会,正当防卫是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那它在历史上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想了解一下它的起源过程。
展开 view-more
  • #正当防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正当防卫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下面让我们来深入探究正当防卫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 在原始社会,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但当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他人侵犯时,往往会进行本能的反抗和自卫。这种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可以看作是正当防卫观念的萌芽。例如,当一个部落成员受到其他部落的攻击时,他会拿起武器进行反抗,以保护自己和部落的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法律逐渐产生。在古代法律中,已经开始有了关于正当防卫的初步规定。例如,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内容。《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夜间行窃,无论是否当场被杀,杀者都不算杀人罪。这表明当时的法律已经认可在一定情况下,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而采取的防卫行为是合法的。这可以说是正当防卫制度在古代法律中的早期体现。 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法律体系逐渐形成。在封建制度下,正当防卫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法律规定,人们在遭受暴力侵害时,有权利进行自卫。不过,这种自卫权利的行使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例如,防卫行为必须是在无法逃避侵害的情况下实施,并且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近代以来,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人权观念的深入人心,正当防卫制度得到了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发展。1791年的法国刑法典对正当防卫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将正当防卫视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该法典规定,当一个人面临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身体和财产安全,可以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即使造成侵害人的伤亡,也不承担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公民自卫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也为后来各国正当防卫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正当防卫制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的法律中,就有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例如,《唐律疏议》中规定,“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这表明在唐朝时期,法律就认可主人在夜间遇到无故闯入者时,有权利进行自卫,甚至可以将其杀死而不承担刑事责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正当防卫制度的历史起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社会的本能自卫到现代法律制度的明确规定,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和人权的不断追求。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