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房屋登记机关是进行形式要件审查还是实质要件审查?

我买了套房子去做登记,不太清楚房屋登记机关在审查的时候,是只看提交材料的表面形式,还是会深入去核实材料背后的真实情况呢?比如会不会去调查合同是不是真的、产权人身份是不是真的等。想了解下他们审查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展开 view-more
  • #房屋登记审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房屋登记机关是进行形式要件审查还是实质要件审查之前,我们先来明确这两个概念。形式要件审查,简单来说,就是登记机关只查看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在形式上是否符合要求,比如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等,不会去深入核实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而实质要件审查则要求登记机关不仅要检查材料的形式,还要对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全面核实。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对房屋登记机关的审查职责有一定的界定。根据规定,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查验,就有关登记事项询问申请人,如实、及时登记有关事项等。从这些规定来看,房屋登记机关的审查并非单纯的形式审查,也不是完全的实质审查,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审查模式。 登记机关首先会进行形式上的审查,确保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例如,申请人需要提交房屋买卖合同、身份证明、产权证书等相关材料,登记机关会检查这些材料是否完整、是否有明显的涂改或错误等。如果材料在形式上不符合要求,登记机关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或更正。 然而,登记机关也并非完全不涉及实质审查。在某些情况下,登记机关有义务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核实。比如,当登记机关发现材料存在疑点或有迹象表明可能存在虚假情况时,会进一步调查核实。例如,如果房屋买卖合同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或者申请人的身份信息存在疑问,登记机关可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更多的证明材料,或者进行实地调查等。 但是,登记机关的实质审查是有限度的。由于登记机关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个登记事项都进行全面、深入的实质审查。而且,要求登记机关承担过高的实质审查义务,可能会导致登记效率低下,增加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综上所述,房屋登记机关在进行房屋登记审查时,采取的是一种以形式审查为主,同时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有限实质审查的模式。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登记的效率,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登记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