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是如何设立的?
我想了解下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情况。因为我最近涉及一些商业纠纷,考虑走仲裁途径,就很好奇仲裁委员会到底是怎么设立起来的,它的设立有哪些要求和流程,我希望能有个详细的了解。
展开


仲裁委员会是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机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设立的相关内容。 首先,从设立的主体和区域来看,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也就是说,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有一定的地域规划,并不是随意在每个地方都能设立,而且要经过特定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才合法。 其次,关于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具备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一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名称是仲裁委员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标志,住所是其开展业务活动的地方,章程则规定了仲裁委员会的运行规则等重要内容。(二)有必要的财产;这是仲裁委员会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的物质基础,比如用于办公场地租赁、设备购置等方面的资金。(三)有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至4人和委员7至11人组成。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法律、经济贸易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四)有聘任的仲裁员;仲裁员是具体处理仲裁案件的专业人员,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并按照不同专业设仲裁员名册。 最后,设立的具体程序方面,通常是由相关的组织或机构发起筹备,制定好章程等文件,确定办公场所和资金来源等,然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登记申请,司法行政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仲裁委员会才能正式设立开展工作。总之,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以确保其能够公正、高效地处理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