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含并列型判断的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看民法典的时候,遇到一些条款里有并列型判断的表述,比如同时满足几个条件之类的。我不太理解这种规定在实际中是怎么应用的,也不知道这样规定的意义是什么,想了解下民法典里这类含并列型判断的法律具体情况。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民法典里,含并列型判断的法律条款是一种常见的立法方式。所谓并列型判断,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法律规定中,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才能适用该法律条款所规定的法律后果。


举个例子,在合同编里,可能会规定当出现A、B、C三个并列的条件时,合同才可以被解除。这就意味着,只有当A、B、C这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才有权利依据该条款解除合同。如果只满足了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条件,是不能适用该条款来解除合同的。


这种规定方式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更加精准地界定法律适用的范围,避免法律适用的随意性。通过设置多个并列的条件,可以让法律更加严谨,更好地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从法律依据来看,民法典中有很多这样的条款。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了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其中就包含了多个并列的条件。当出现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情况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这里的每一种情形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并列型的判断,需要符合相应的具体条件才能适用合同解除的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适用含并列型判断的法律条款时,会严格审查各个条件是否都得到了满足。只有当所有并列的条件都符合时,才会按照该条款的规定来作出裁判。这就要求当事人在主张权利时,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所有条件都已经具备。否则,其主张可能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民法典法条中哪些属于转折联言判断?

我在学习民法典法条的时候,听说里面有一些属于转折联言判断,但我不太明白具体是哪些。我想深入了解一下,因为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法条的逻辑和含义,希望能有人帮我指出民法典里这类属于转折联言判断的法条。

民法典各条款有优先适用原则吗?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涉及到民法典里不同条款好像都能适用的情况,不太清楚这些条款之间有没有优先适用的原则。要是有,能按照这个原则去解决问题就更明确了;要是没有,我就不知道该依据哪个条款来处理事情了,所以想了解一下。

《民法典》中民事法律行为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听说有民事法律行为这个概念。但我不太清楚在《民法典》里,民事法律行为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它有哪些规定和要求,会对我处理这些事务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想了解一下。

民法典中有哪些主项相同谓项不同的法条?

我在学习民法典时,听说有主项相同谓项不同的法条,可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啥情况。我想知道在民法典里具体有哪些这样的法条,了解这些法条对我理解法律逻辑和实际应用有帮助,希望有人能解答。

下列对民法典的评价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典,遇到一道题是关于对民法典评价判断对错的。我感觉每个选项好像都有点道理,但又不确定,所以想知道该怎么判断这类评价里哪个是错误的,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让我更好地理解民法典。

民法典属于什么法?

我不太清楚法律的分类,想知道民法典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法律。它涵盖了那么多方面的内容,感觉和好多法律领域都有关联,所以很疑惑它在法律体系里的归类到底是怎样的,希望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

法律条文中的列举式是什么?

我在看法律条文时,发现有的法条会一个一个列举情况,不太明白这种列举式有什么用,它在法律里是怎么规定和运用的呢?希望了解下这方面知识。

民法典中意思自治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听说有‘意思自治’这个说法。我不太清楚在民法典里意思自治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在实际中是怎么应用的,有什么限制没有,希望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中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什么?

我想知道在民法典里,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比如民事主体通过什么来形成民事法律行为,我自己平时会遇到一些交易、合同之类的事情,很想弄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好保障自己的权益。

民法典中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我在看民法典的时候,对于里面提到的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里的作用不太理解。我想知道这些民事主体,像自然人、法人之类的,在具体的民事活动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民法典中被告追加被告有哪些规定?

我最近涉及一场民事诉讼,我是被告。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其他人也应该被列为被告。我不太清楚在民法典里,作为被告追加被告具体有什么规定,比如什么情况下可以追加,要走什么程序之类的,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民法典中对格式条款有哪些规定?

我在签合同的时候,发现里面好多条款都是预先设定好的那种格式条款。我不太懂这些格式条款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就怕自己签了合同后会吃亏,想知道民法典里对格式条款到底有啥规定,能不能保障我的权益。

民法典许可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民法典的时候看到了“许可”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在民法典里到底是什么意思。想知道它具体是指什么,有哪些相关规定和应用场景。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解释一下,让我能更好地理解民法典。

《民法典》规定的担保方式有哪些?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涉及到需要有人提供担保的情况。我对《民法典》里规定的担保方式不太清楚,想具体了解一下都有哪些担保方式,每种担保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民法典时间效力有哪些若干规定?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时,涉及到时间相关的法律适用问题。不太清楚民法典在时间效力方面到底有啥规定,比如一个事件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但现在还没处理完,这种情况该依据啥法律来处理呢?很想了解这方面规定。

民法典中有哪些共同决定事项?

我在处理一些家庭和物业相关事务时,不太清楚哪些事情是需要共同决定的。比如家庭财产处置、小区公共事务等。想了解下民法典里规定的共同决定事项具体有哪些,好知道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该怎么做。

《民法典》中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在第几条?

我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些格式条款。我不太清楚这些格式条款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民法典》里关于格式条款的具体条文在第几条,好了解一下我的权益和义务。

民法典中关于民事主体有哪些规定?

我想了解一下民法典里对民事主体的具体规定。因为最近涉及一些民事方面的事情,不太清楚自己作为民事主体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也不知道民事主体具体包含哪些类型,所以想问问民法典对此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中有哪些公平责任情形?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遇到了关于责任划分不太明确的情况。听说民法典里有公平责任情形的规定,我想知道具体有哪些情况适用公平责任,这样在遇到类似事情时就能更好地判断责任归属了。

民法典的时间效力是怎样的?

我遇到一些法律纠纷,涉及的事情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后。我不太清楚民法典的时间效力是怎么规定的,是对施行前的事情都适用,还是有其他规则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具体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