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有哪些主项相同谓项不同的法条?

我在学习民法典时,听说有主项相同谓项不同的法条,可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啥情况。我想知道在民法典里具体有哪些这样的法条,了解这些法条对我理解法律逻辑和实际应用有帮助,希望有人能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主项和谓项在法律条文语境中的含义。在一个法律条文的表述里,主项就好比是这个条文所描述的主体或者对象,而谓项则是对主项所做出的规定、行为或者状态等描述。也就是说,主项确定了法条所针对的是谁或者什么,谓项说明了针对主项做了怎样的要求或者界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存在不少主项相同但谓项不同的法条。以物权编里关于所有权的规定为例,很多法条的主项都是“所有权人”。比如《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里的谓项是“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明确了所有权人最基本的权利内容。


再看第二百四十一条,“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此条的主项同样是“所有权人”,但谓项变成了“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这是对所有权人权利的进一步延伸,规定了所有权人在物上设立其他物权的权利。


还有合同编中关于“当事人”这个主项的法条。《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这里谓项是“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说明了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形式选择。而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主项依旧是“当事人”,谓项则变成了“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以及“遵循诚信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是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阶段的要求。这些法条主项相同但谓项不同,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主体进行了规范,构建起了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民法典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最近在学习民法典,发现这部法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规定。想请教一下专业人士,民法典在立法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些原则是如何在法律条文中具体体现的?希望能够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

民法典法条中哪些属于转折联言判断?

我在学习民法典法条的时候,听说里面有一些属于转折联言判断,但我不太明白具体是哪些。我想深入了解一下,因为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法条的逻辑和含义,希望能有人帮我指出民法典里这类属于转折联言判断的法条。

民法典严格责任法条有哪些总结?

我在学习民法典,对里面的严格责任法条不太清楚。想知道民法典里严格责任的相关法条都有哪些,这些法条具体规定了什么内容,能不能给总结一下,方便我理解和掌握。

民法典中有哪些保证人民的条款?

我想了解民法典里保证人民权益的条款。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知道民法典很重要,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条款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以便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民法典》是单称还是特称?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对《民法典》的称谓语义有点疑惑。不清楚从法律专业角度来讲,《民法典》算单称还是特称,希望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好让我更好地理解法律相关概念。

民法典和单行法有什么关系?

我想弄清楚民法典和单行法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平时看新闻偶尔会听到这两个词,但不太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它们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谁的效力更高之类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民典法》和《民法典》一样吗?

我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了《民典法》和《民法典》这两个词,有点搞不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我想知道它们在法律层面上有没有区别,是同一部法律的不同叫法,还是完全不同的两部法律呢?

根据民法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这种情况该如何判断?

我在学习民法典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说法让我拿不准对错。题里给出一些说法,问哪个是错的,可我不太清楚依据民法典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我想知道有没有一些通用的方法或者要点能帮我准确判断说法的正误,这样再遇到类似题我就知道咋做了。

《民法典》有多少条多少编?

我想了解一下《民法典》的具体架构,就是它一共有多少编,每编下面又包含多少法律条文呢?我自己平时对法律挺感兴趣的,但一直没仔细研究过《民法典》,想搞清楚它的大致框架。

我国民法典采用的是什么?

我对我国民法典采用的模式、体系啥的不太清楚。平时偶尔会接触一些法律方面的事儿,但民法典内容太多了,想知道它整体是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原则之类的,这样能让我对民法典有个更清晰的框架认识,希望能有人给讲讲。

民法和民法典是一样的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了民法和民法典这两个概念,有点搞不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我想知道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具体区别在哪里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解答一下。

如何理解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老是弄混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我想知道它们到底有啥区别,各自是啥意思,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讲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

我想了解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结构安排。自己看了法条,但是感觉摸不着头脑,不清楚它这样编排的特点是什么,想知道这种结构安排背后有没有什么规律、考虑的因素之类的,希望能有个详细解读。

为什么民法典的内容比刑法典还要多?

我在学习法律的时候发现,民法典的内容看起来比刑法典多好多。我就很纳闷,都是重要的法典,为啥民法典的内容会比刑法典多呢?是和它们的适用范围有关,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呢?我想弄清楚背后的原因。

民法典许可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民法典的时候看到了“许可”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在民法典里到底是什么意思。想知道它具体是指什么,有哪些相关规定和应用场景。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解释一下,让我能更好地理解民法典。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典》,对它的基本原则不太清楚。我想知道在《民法典》里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法律行为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民法典》包括行政管理处罚条例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民法典》和行政管理处罚条例,不太清楚《民法典》的内容范畴。想知道《民法典》里是不是包含了行政管理处罚条例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我国宪法和民法典有什么关系?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宪法和民法典很感兴趣。想了解下这两部法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它们在法律体系中各自起到什么作用,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帮忙解答。

为什么说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我对民法典不太了解,听说它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有点不太明白这是为啥。我想知道民法典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对民事权利的宣告和保障呢?希望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

法理学中法条空白是什么情况?

我在学习法理学的时候,遇到了‘法条空白’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实际的法律应用场景中,法条空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它和普通的法条又有怎样的区别呢?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