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法院会怎么处理?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纠纷,和医院协商没达成一致,打算去法院起诉。但我不知道法院处理这类纠纷的流程和方式是怎样的,想了解一下法院在接到我的起诉后,会按照什么步骤处理这个医疗事故纠纷,最终又会依据什么来做出判决。
展开


当发生医疗事故纠纷诉至法院时,法院会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首先是受理阶段。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需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比如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法院会对起诉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立案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符合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立案之后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同时,法院可能会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证据交换等工作。如果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委托相关的医学会进行鉴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程序和要求,鉴定结论对于认定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接下来是开庭审理阶段。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在法庭调查中,双方当事人需要陈述案件事实,出示证据并进行质证。法庭辩论时,双方可以就争议焦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法官会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调解不成,则依法作出判决。 最后是判决和执行阶段。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若判决生效后,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