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只凭间接证据怎么定案?
我有个官司,手里没有直接证据,只有一些间接证据。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是怎么依据这些间接证据来定案的呢?这些间接证据要达到什么条件,法院才会采纳并据此作出判决?
展开


在法律领域,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比如合同可以直接证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而间接证据则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像证人看到嫌疑人在案发时间出现在现场附近,这只是间接证据。 当法院只依靠间接证据定案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首先,这些间接证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意味着法院会对间接证据的来源、形式等进行审查,确保其真实性。例如,一份证人的书面证言,法院会核实证人的身份、其与案件的利害关系等。 其次,间接证据之间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也就是说,各个间接证据之间不能相互矛盾,要能够相互印证,共同指向一个事实。比如说,在一个盗窃案件中,有证人看到嫌疑人在案发前出现在被盗场所附近,监控录像显示嫌疑人在案发时间从该场所离开,并且在嫌疑人身上发现了被盗物品的相关痕迹,这些间接证据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条。 此外,间接证据所证明的事实要具有高度的盖然性。所谓高度盖然性,就是说根据这些间接证据,能够大概率地推断出案件事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八条规定,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法院会综合考虑所有间接证据,判断是否能够达到高度盖然性的标准。 最后,法院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会排除其他合理怀疑。如果存在其他合理的可能性,使得间接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不具有唯一性,那么法院就不能轻易定案。只有当所有间接证据形成了一个完整、合理、排他的证据体系时,法院才会依据这些间接证据作出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