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是如何规定受贿罪的?


受贿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破坏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刑法对受贿罪的规定。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这里所说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比如负责审批项目的官员,利用审批的权力来办事。“索取他人财物”就是主动向别人要好处,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就是接受别人送的财物,然后帮人家办成事情。 其次,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也以受贿论处。比如说,在商业合作中,国家工作人员拿了对方给的回扣,装进自己口袋,这就算受贿。 对于受贿罪的量刑,《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第三百八十三条是对贪污罪量刑的规定,受贿罪参照这个来量刑。 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司法实践中,认定受贿罪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受贿的金额大小、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受贿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对于受贿人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总之,刑法对受贿罪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目的就是为了打击腐败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正常秩序。无论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应该了解这些法律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廉洁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