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该如何处理交通事故?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打开车辆危险警告灯(双闪),在车后方合适距离放置三角警示牌(城市道路50 - 100米,高速公路150 - 200米 ),特别是在雨天、夜间或者高速公路上,更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二次事故发生。这么做是为了给其他车辆足够的警示,避免再次发生碰撞等危险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强调了在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的重要性。 其次,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如果有人员受伤,伤情严重的话,要立刻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然后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这是因为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及时救治伤者刻不容缓。 要是只是轻微伤人和车损的情况,那就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拍照要包含前方、后方和接触(碰撞部位)这三张照片,拍摄时要站得稍远一些,保证照片能清晰反映事故现场状况,为后续的责任认定等提供证据。 接着,可以将车移到不影响交通且安全的地段。不同地区处理方式可能不同,比如在一些城市有网上和快处快赔等模式。以长沙城区为例,网上处理可以通过“湖南公安服务平台”、“快撤直赔”微信公众号,按提示录入相关信息后提交;线下处理则是双方先互相留电话号码,然后商量去哪个快处快赔点。一般城区设有多个快处快赔点,并且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都可以前往处理。 最后,要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向自己的保险公司报案。等交警划分事故责任后,再由保险公司定损修车。 总之,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当事人要保持冷静,按照规定流程操作,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和事故的顺利处理。 相关概念: 简易程序:是指针对一些事实清楚、责任明确、损失较小的交通事故,采用的一种简化处理程序,能快速处理事故,提高效率。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受到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