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家属该如何获得赔偿?


在交通事故中,家属获得赔偿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要明确赔偿的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医疗费是指为了治疗伤者而花费的费用,比如挂号费、检查费、药费等。护理费是指在伤者需要护理时支付给护理人员的费用。交通费是指因就医或者处理事故而产生的交通费用。营养费是为了帮助伤者恢复身体而额外补充营养的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是伤者在住院期间的伙食费用补贴。误工费是指伤者因受伤无法工作而减少的收入。如果伤者残疾,辅助器具费是购买辅助器具的费用,残疾赔偿金是对伤者因残疾导致的生活不便和未来收入减少的补偿。如果不幸导致死亡,丧葬费是处理死者后事的费用,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经济补偿。接下来是赔偿的流程。第一步,要进行责任认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第二步,如果责任认定后双方能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双方可以签订赔偿协议,按照协议履行赔偿义务。第三步,如果协商不成,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家属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比如交通事故认定书、医疗费用发票、诊断证明、误工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此外,如果肇事车辆购买了保险,家属可以先要求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再由肇事方按照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总之,交通事故家属获得赔偿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