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是如何判定高利贷的?

我借了一笔钱,感觉利息高得离谱,怀疑是高利贷,但又不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判定一笔借款是不是属于高利贷的呢?判定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高利贷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判定一笔贷款是否为高利贷,需要明确高利贷的定义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界限。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高利贷的基本概念。简单来说,高利贷就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在借贷关系中,出借人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超出了法律所认可的合理范围,这笔贷款就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里所说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说,当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时,超过部分的利息就不受法律保护。例如,假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65%,那么四倍就是14.6%。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超过了14.6%,超出部分就可能被认定为过高利息,符合高利贷的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是否为高利贷时,不能仅仅看名义上的利率。有些放贷人会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来规避利率限制,比如以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名义额外收取费用。在这种情况下,要将这些费用与约定的利息合并计算,看实际的综合利率是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借贷情形,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比如对于职业放贷人,其从事经常性的贷款业务,即使约定的利率看似没有超过法定上限,但如果其行为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而且,如果借贷行为涉及到欺诈、胁迫等情形,即使利率在表面上符合规定,整个借贷合同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总之,判定是否为高利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法律规定的利率上限为核心标准,同时结合实际的借贷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当遇到可能涉及高利贷的情况时,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