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的法律是如何适用的?
我前段时间发现自己银行账户多了一笔钱,后来了解到是别人转错了。我不清楚这种情况是不是不当得利,也不知道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该怎么处理的,想知道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具体是怎样的。
展开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不当得利的情形较为常见,比如转错账、多收货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这一条文明确了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和返还规则。 从构成要件来看,首先要有一方获得利益,这里的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积极增加如接受他人错误的转账,消极增加如本应支出的费用没有支出。其次,他方受到损失,损失既包括现有财产的减少,也包括应得利益的丧失。比如因转错账导致付款方账户资金减少。再者,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一方获利是基于另一方的损失。最后,获得利益没有法律根据,也就是没有合法的理由获得该利益。 在法律适用上,如果构成不当得利,受损失的人有权要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返还的范围通常以得利人所获得的利益为限。如果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例如,得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转错的钱用于正常生活消费且已消费完毕,此时可能无需返还。但如果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比如得利人发现转错账后,故意将钱挥霍,这种情况下不仅要返还本金,还可能要赔偿受损失人的利息等损失。 总之,在处理不当得利纠纷时,需要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准确判断是否构成不当得利以及如何进行返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